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产代谢学组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生率约为3%,全国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儿童有700万。但目前我国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7万名,治疗率不足1%。据调查发现,接近97%的家长不清楚孩子生长发育的问题,认为个子矮是孩子晚长,导致大多数孩子错过最佳治疗年龄,让“矮小”成为孩子一生的痛、父母一生的遗憾……
什么叫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 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 SD)。确切的诊断,还须进行相应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判断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根据“身高对照表”初步预判
方法二 根据计算“年生长速率”进行判断
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警惕矮小症了!
√ 2岁以下儿童,每年增高小于7厘米;
√ 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高小于5厘米;
√ 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高小于6厘米;
生长激素是身高的真正“操纵者”,它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是调控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可以促进软骨生长,使骺板加宽。生长激素也是唯一一种使骨骼线性生长的激素。
骨龄可真实地评价儿童的生物年龄,客观地评价儿童身高生长水平,是准确评价孩子发育状况的“金钥匙”。
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这时其骨骺线大多已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患儿长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要想长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孩子要想长高,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脑垂体必须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二是骨骺线未闭合。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家长们就要注意啦!
1. 孩子长期坐在班级前三排
2. 衣服裤子几年不用换新
3. 身高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有以上几种情况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过来参加我们10月26日的义诊活动。
义诊信息:
时间: 10月26日(周六)上午9:00-11:00
地点: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门诊部一楼
活动对象:4-16岁矮小儿童
1、身高明显落后同龄儿童;
2、孩子有性早熟倾向者;
3、身高年增长速率低于5cm/年;
活动内容:
1、免费测量身高体重、预测成年身高;
2、专家团队提供现场咨询;
3、免费骨龄检测(限签到前10名身高-2SD以下儿童);
4、现场赠送资料包和精美小礼品一份。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活动”参加活动
义诊专家
傅晓莹
医学硕士,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并发症
朱启波
医学博士
2012年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
2012-2014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临床工作4年,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什么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人体内的内分泌”司令部“——垂体前叶所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能够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激素。正常情况之下,人体生长激素是呈脉冲样的分泌。青春期之前,每天只在熟睡时才能“偷偷地”分泌1-2个脉冲;青春期,每天脉冲次数增至20多个,且脉冲幅度加大,因此,青春期出现生长明显加速的“蹿个”现象。一般来说,生长激素并非直接发挥作用,它要靠“指使”肝脏产生一种称之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东西,后者才是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生长板细胞、促进身高增长的真正“功臣”。很多人都知道,生长激素能够促进儿童身高的增加,一些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患者,在骨骺关闭之前,可通过补充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每年可增加身高5-10cm,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成年身高。
所以如果垂体出现问题,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会出现问题,儿童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身高受损,成年期代谢和生育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地铁:1号线烈士陵园站B出口(穿行省医地铁隧道直达爱心广场)
省医纠风办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