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广州日报】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可考虑植入“振动声桥”

2011-05-18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吴佩娜主任医师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宏明、傅敏、郝黎)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为患者小龚顺利完成了华南地区首例混合型耳聋“振动声桥”植入手术,经过6周的康复期,小龚再次听到了缤纷多彩的声音世界。专家指出,中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也可考虑植入“振动声桥”,费用可比人工耳蜗节省一半。

双耳反复流脓致失聪

  25岁的小龚自幼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双耳反复流脓,听力越来越差,与人沟通十分困难。她曾经到过多家大医院求医,由于家庭贫困让她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进行听力重建手术的机会,而且佩戴助听器效果也欠佳,她的听力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今年4月初,小龚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医生告知她有一个全新技术——“振动声桥”可以解决她的耳聋问题。但一听到接受这种新技术治疗需要近十万元时,她再度陷入绝望。经过医生努力,最终小龚得到了社会爱心力量的资助,顺利完成了“振动声桥”植入手术。

外戴听觉处理器可藏在耳后头发内

  据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吴佩娜主任医师介绍,“振动声桥”是一种半植入式助听设备,不仅能把外界声音转化为人耳内的机械振动,传送至中内耳,同时还能放大声音,更符合人体的听觉生理过程。“振动声桥”包括体内的植入体和体外的听觉处理器两部分。

  植入体的作用为接收信号并驱动“漂浮质量传感器”产生振动,带动听骨链振动或者直接把振动传到内耳,上述振动被内耳接收后,最终感知声音。体外的听觉处理器大小与一枚硬币相当,依靠磁性吸附在隐蔽的耳后头发内,能接收、编码声音并发送到植入体。

  据了解,目前对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效果最好的人工耳蜗,工作原理则是将一个小指甲大的线圈感应电极放到内耳与听觉神经接触,配合戴在耳朵上的元件,将外界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刺激听神经。

适合中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吴佩娜说,“振动声桥”是目前改善听觉最成功的中耳植入设备,已在欧美国家成功应用超过13年。相对于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设备,“振动声桥”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为对聆听效果要求较高或因为某些原因不能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例如,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某些中耳含气状态差的粘连性中耳炎、次颅底术后的传音障碍、特殊的耳硬化、鼻咽癌放疗后听力障碍等,以及混合性耳聋、中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等,都可考虑植入“振动声桥”。

  “普通助听器在噪音环境里,即放大声音又放大噪音,因此听到的声音不真实。同时,由于外耳道封闭,患者常感到耳朵被堵住,不舒服。”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副主任医师指出,“振动声桥”听到的声音比助听器自然,而且不需要外耳道封闭植入,外部听觉处理器隐蔽,不影响美观,费用则为人工耳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