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羊城晚报】小中风:拉响脑梗塞预警

2010-09-02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雄   

    如果你已年过不惑或迈进了知天命的岁月,如果你血压偏高或血脂、血糖偏高,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说话不利索,有眩晕、视物不清等异常表现,但持续时间仅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那很有可能就是发生了“小中风”。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雄博士介绍说,“小中风”的医学名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你不能因为是一过性的症状而小瞧了它,它可经常是“大中风”的前兆。世界上很多政要,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列宁、沙龙等,都在犯过小中风后最终死于脑梗塞。目前,我国脑梗塞患者约有950万,而短暂性脑血管缺血患者约有3750万。张雄提醒广大市民,小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天气变化无常、乍寒乍暖的秋冬,更应该受到大家高度重视。

  留意貌似轻微的症状

  “小中风的症状更具有一过性与不典型性,不容易被人们察觉与重视。”张雄强调,如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应引起高度注意———

  ●一过性头晕,一般晕10分钟左右就会好了。

  ●一过性头痛。

  ●一过性视物不清或重影,尤其是单眼视物不清。

  ●一过性言语不利。突然找不到正确的词语表达,或者是讲话的时候出现一过性逻辑错误。

  ●一过性肢体或口周麻木。

  ●一过性行走不稳或跌倒。

  ●一过性意识不清等等。

  一旦小中风被忽视,就会酿成大麻烦。张博士说,有研究显示:在小中风发生后7天内继发脑梗塞的风险为8%,1/3最终发展为脑梗塞。而正确服药前提下,急性中风在发病后90天内复发风险仅为2%-7%,平均为4%。因此,一次小中风后就意味着再次发生短暂性脑血管缺血、脑梗塞和痴呆几率的增加。

  预示会有大的脑血管病

  第一,小中风往往是大病的“先遣队”,它预示着后面会有大的脑血管病,预示着脑组织内有向不可逆转的脑血管神经损害发展的趋势,出现小中风后1~5年,出现大面积脑梗塞的机会会增加1.6倍。

  第二,它会造成认知功能低下。血管性认知功能低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先会出现记忆问题;然后出现定向问题,出门会走失,找不到方向感;再严重就会出现面部认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第三,会出现血管性抑郁。血管性抑郁的第一个表现是早醒。再之后是情绪低落,对各种人、各种事不感兴趣,感觉烦躁。这是血管性抑郁最典型的表现。

  “小中风的症状表现与中风先兆症状虽然有所相同,但本质上它们却是不同的。”张雄强调,在症状上它们可能都表现为手中物品突然落地、偏瘫、偏看、偏身感觉障碍、单眼视力障碍、头痛眩晕、耳鸣及吞咽困难、语言不利等,但是小中风症状会很快消失,大多数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恢复正常。如果检查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只有活动性血栓或血管狭窄,多数脑细胞死亡。小中风过后,病人的脑细胞功能应该恢复。而一旦发生脑梗塞则必然有脑细胞死亡。


  ■特别提示

  出现小中风应做三件事

  “小中风的危险因素与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无异。”张雄说,“高血压、糖尿病、高龄(65岁以上)、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等都是小中风的危险因素。”他强调,小中风出现后,应做三件事———

  1、立即到医院评估,要检查脑血管,看大血管是不是有尚未出现症状的脑血管损害。通常用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最好行全脑血管造影以了解是否存在狭窄或血栓,及时处理。无创检查即可。另外要检查有没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已经发生过小中风则预示着要进行二级预防,这时候要用预防药物。药物有两类,一是与危险因素控制有关的药物,比如有高血压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降压药;有糖尿病的,要吃降糖药。除此之外还要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

  3、在医院检查认知功能,看看记忆力及高级神经功能是否存有障碍。

                                                                  文/通讯员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