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应当用心去与孩子沟通

2012-12-27

文_周平   硕士研究生

  经常有很多家长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很多事情都要故意和你做对,你说什么他都不服从,甚至和你争辩。总的一句话就是越来越爱顶嘴。

  面对孩子与自己争辩和不服从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抛开成见。要知道,如果孩子无理取闹,或者行为不礼貌,父母的确应该制止;但有的时候孩子与父母争辩并不表明孩子对父母无礼,他们这种坚持立场、认为自己的正确、与父母据理力争、是可以理解和接纳的,甚至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因为这种行为表现了孩子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及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和能力。

  心理学家法斯博士曾说过一句话:“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第一步,是寻求与父母沟通的另一种方式。因此当孩子与父母产生意见分歧,我们不必过于紧张;但在孩子与父母发生争辩与不服从的时候,父母应该注意:

  第一, 在与孩子进行争辩之前,要事先确定自己的心境状况,千万不可在自己匆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试图与孩子解决问题,因为你很可能会因为烦躁而难以控制自我,这就很难让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甚至会因此使孩子感到委屈和愤怒。

  第二,父母不要使用自己的权威压服孩子,要用公正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争辩,并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如果孩子说得的确有道理,父母应该坦诚地接受,特别是当自己的确错了的时候,更应虚心向孩子承认和道歉。

  第三,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表现了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就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惩罚。这既是对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严重挫败了孩子发表不同意见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的反抗。

  第四,调节争论的气氛和节奏,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气争辩而激动,特别是当孩子在争辩过程中表现得言辞激烈的时候应该给予宽容,不可马上打击和压制。

  第五,在家庭形成讨论问题、商量问题的习惯和制度,给家庭营造成一种民主的气氛。培养孩子发表自己见解和意见的正确行为方式,尊重孩子争辩中合理的意见与建议。要知道,敢于与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一般是很自信、很有独立见解、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的。

  要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应该做到用“心”与孩子沟通;怎样用“心”去与孩子沟通,我觉得关键是语言上的沟通,语言上沟通了,也就与孩子的心沟通了。为此,我们不妨来试试以下一些语言,或许会大有收获。

  叫孩子起床时,应说:“现在七点钟,该起床了,我们不再叫你了。”不应说:“这么大了,每天睡得像死猪一样,总要人家叫,难道你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孩子看电视时间太长时,应该说:“你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太多了,是不是需要调节一下?”不应该说:“你如果读书像看电视一样就好了。”

  孩子坚持要买某件东西时,应说:“我知道你很喜欢它,但我们应该节约开支,日后再想想办法。”不应该说:“你以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亲又不是开银行的,哪有那么多钱。”

  当孩子私自外出时,应该说:“你外出能否先招呼一声干什么事,什么时候回家,好让父母放心。”不应该说:“别把家里当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一点规矩。”

  当孩子顶嘴时,应该说:“你的意见和我们父母的不一样,我们可以再讨论。”不应说:“你的翅膀硬了,居然和父母顶嘴了,目无尊长,到底谁是老子?”

  当孩子不愿做家务时,应该说:“我知道你不想做这些事,如果都让父母某一人去做,就要很长时间,也会很累,如果全家三人各自动手,一人做一点就很轻松了。”不应该说:“你怎么这么懒,专要人服侍,太不像话了。”

  当孩子不想做功课时,应该说:“你不想做功课?是不是不会做?要不要我教你?”不应该说:“成天想着玩,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当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时,应该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只要你努力,下次会考出好成绩的。”不应该说:“你看你有多笨!看样子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壁’的了,以后还能做什么?”

  古话说:好鼓不用重槌。三句好话心头暖,三句丑话闷肚肠。同是一件事,父母的言语不同,对子女的教育效果大不一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是说话,父母的习惯用语、语气和态度,均能影响到与孩子的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沟通失败,家庭教育也就失败了。但愿所有做父母的,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切忌用命令、讽刺、挖苦之类的语言去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10-20岁的孩子,由于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有较大变化,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们一定要用“心”去与孩子沟通,当好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