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羊城晚报】强壮骨骼,不做玻璃人

2011-05-05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 吴文教授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很多人可能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变化。这些变化正常吗?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吴文教授说,如果出现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疼痛;身体明显变矮3厘米以上、驼背;特别容易发生骨折;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症状,很可能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是正常生理 变化,而是骨骼代谢性疾病,它已经是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正成为一种新型流行病,在全球蔓延。

a疼痛、变矮可能是骨质疏松

  骨骼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支撑我们站立、保护内脏器官、确保运动的进行。假如没有骨骼,人类连最起码的呼吸都不能顺利进行;假如骨骼不够结实,人体可能会成为一碰即碎的“玻璃人”。这些并非危言耸听,曾有一位72岁的患者,因为打了几个嗝,随即感觉胸口疼,呼吸困难,后拍片检查发现腰椎出现压缩性骨折,其罪魁祸首就是严重的骨质疏松。一方面骨量减少,另一方面骨的结构受到破坏,其带来的后果,包括骨痛、骨折和老年退行性变化。专家指出,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极易发生骨折。患者坐公交车,车子的颠簸都有可能导致骨折,有的患者甚至弯腰捡东西就出现了压缩性骨折。一旦出现骨折,患者需要卧床疗养,骨量流失更快,形成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的危害如此之大,哪些人群需要警惕呢?吴文说,骨质疏松在中老年人中好发,50岁以后,女性绝经,雌激素水平下降,容易骨质疏松;60-65岁的男性容易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体重跟骨质疏松发病也有关,瘦的人更容易发病。家族中女性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也要小心。此外,激素和一些抗抑郁药也会引起骨量的流失;不晒太阳、偏食挑食、爱喝浓咖啡和浓茶的人也需要注意骨量的流失。

b患者“不听话”骨折增两成

  在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专家一致表示,一是医患对疾病的不重视,造成诊断率偏低。二是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吃药、不遵守医生的建议吃药,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举个例子,在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上,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可以明显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长期安全性较好。不过,患者对于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依从性较差,在临床随访时发现,治疗后1年有50%左右的患者并未按照要求用药,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骨折风险增加20%、住院时间延长37%、相关费用增加76%。

  这不排外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用药方法复杂、药物具有上消化道刺激症状、用药频率比较频繁等。为此,药学家们在不断努力,一是不断改变双膦酸类药物的结构,增强钙与骨质结合的能力,二来改为静脉途径给药,可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每年只需给药一次,方便患者坚持。

c监测骨密度早发现“骨松”

  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的。X光虽然能够很方便地查出骨折,但往往要等到骨量流失30℅以上才能检查出来,不能早期发现。如何提早发现骨质疏松呢?专家表示,45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骨密度检测是发现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轻时达到的峰值骨量有关,这个峰值大约出现在20-30岁之间。如果知道峰值骨量,以后每1-2年测1次,提供专科医生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

  吴文说,受到骨质疏松威胁的,不只是老年人,“年轻的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和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以车代步,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骨质加速流失。另外,不少白领经常借助喝咖啡提神,这也会导致钙的流失。特别是一些女性,喊着减肥,一天吃不了多少东西,还都以蔬菜、粗纤维的食物为主,高钙食品摄入不足,都会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虽然危害严重,但可防、可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治疗也只能起延缓作用,所以该病重在预防:

  1、均衡饮食,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芝麻酱等;

  2、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保持肌肉力量,帮助钙质的吸收;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少吃糖和盐;

  4、每天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太极等,多晒太阳。